各县(市)区农业局(农办)、农林水局:
为加快福州市各县(市)区现代畜牧业的发展,进一步推进我省生猪和水禽生态养殖,切实从源头加强畜禽污染治理工作,现将《猪场粪污微生物异位发酵综合技术》和《水禽无水面生态养殖综合技术》印发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组织推广应用。
福州市农业局(市委农办)
2017年3月27日
猪场粪污微生物异位发酵综合技术
一、技术概述
微生物异位发酵处理猪场粪污是一项集粪污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为一体的综合技术。采用该技术工艺可以克服舍内微生物发酵处理猪场粪污存在的一些不足,具有占地面积小、投资较少、运行成本低和无臭味等优点,养猪场无需设置排污口,可实现粪污零排放,粪污经发酵处理后可全部转化为固态有机肥原料,实现变废为宝。
二、技术要点
1.配套专用设施设备。设施包括集污池、喷淋池、微生物异位发酵池及其阳光棚等;设备包括污水(泥浆)切割泵、搅拌机、自动喷淋机、槽式翻抛机和变轨移位机等。
2.微生物异位发酵池容量。在粪污处理区内,按每立方米发酵基质每日可发酵处理粪污30kg或每吨粪污需要发酵基质33m3的参数进行测算,确定微生物异位发酵池的容量。发酵池的宽度、高度分别为4m、2m、,长度和发酵池的个数依养猪规模而定。
3.发酵原料。包括发酵基质和发酵菌。发酵基质可选用谷壳、木屑、椰子壳粉、花生壳粉等。以谷壳、木屑为原料时,两者之间的重量比为4: 6。发酵菌应选用耐高温的专用菌种,按发酵基质容积首次添加量为lkg/3m3。
4.粪污喷洒。发酵原料装填高度1.5-1.6m,原料装填完毕即可按照粪污测算量,将暂贮在喷淋池中的粪污通过喷淋机一次或多次地喷洒到发酵池表面;多个发酵池可轮换错开喷淋时间;粪污与发酵基质混合后水分含量以45-50%为宜。
5.翻抛及其频率。粪污喷淋到基质后,需等粪污完全渗入基质(约3-4小时)后,方可开动翻抛机进行翻抛;要求1-2天翻抛 1次。
6.发酵温度及其周期。每次喷淋粪污后,经24小时发酵后,发酵池表面以下35cm处的温度应上升至45℃左右, 48小时后应升至60℃以上,在此温度下保持24小时后,再行下一次粪污喷淋。发酵周期约为3天。
7.及时补充发酵基质。当发酵池内发酵基质的高度沉降15-20cm时,应及时补充发酵基质,以维持池内发酵基质的总量。
8.腐熟基质利用。发酵基质原料一般可连续使用3年;腐熟后的固态粪污混合物可就地加工成有机肥或对外销售。
三、注意事项
1.从源头上最大限度地减少粪污产生量。全场雨水、污水应彻底分流;采用全漏缝免冲洗清粪工艺;安装水位计饮水器或碗式饮水器代替鸭嘴式饮水器;清栏后,应用高压( 200Pa左右)冲水枪冲洗;加强猪场用水管理,防止"跑、冒、滴、漏"现象发生。
2.严防发酵池渗漏。发酵池地面及墙体内侧面应作防渗漏处理,确污水不渗出。
3.严格控制粪污喷洒量。发酵基质每日粪污喷淋量不得超过30kg/m3。
水禽无水面生态养殖综合技术
一、技术概述
水禽无水面生态养殖是一项改变水禽传统水面饲养方式、有效控制水禽水面饲养带来水资源污染和疫病传播的综合技术。该技术实现水禽采食和饮水质量安全控制,粪污集中收集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樱桃谷(北京鸭类型肉鸭)、番鸭、半番等肉鸭均可采用无水面的舍内地面平养或舍内网上饲养模式,粪便通过自动刮粪或网床下发酵床等形式集中收集无害化处理;蛋鸭则需要采用无水面结合间歇喷淋的圈养模式,用间歇喷淋的方式提供水分,刺激尾脂腺的分泌,满足其生理需要,不影响其生产性能、羽毛质量和淘汰老鸭的价值。
二、技术要点
本技术是针对蛋鸭提供一种无水面结合间歇喷淋的饲养技术模式要点。鹅的饲养可以参照蛋鸭的模式,在密度上做相应调整。
1.选址布局与卫生条件。选址应为符合动物防疫卫生条件的可养区地势高燥、排水良好。建立完善符合防疫要求的卫生消毒设施,生产区、生活区、行政办公区分区设立,各区之间有卫生消毒隔离设施,每个生产区或生产单元实行全进全出,场内分净道和污道,净污道不交叉,鸭舍宜坐北朝南。采用乳头式饮水器和悬挂式料槽。提供符合畜禽饮用水标准的饮水、喷淋水和符合安全和营养需求的饲料。
2.鸭舍建筑。可采用地面平养,分为产蛋舍和运动场,以产蛋舍成年鸭饲养密度少于每平方米7只为宜,产蛋间设置专用产蛋箱,运动场面积为产蛋间的1.5倍,可在运动场上方加盖雨遮并在鸭舍和运动场周围设防鸟网避免飞鸟与鸭接触,地面水泥固化磨平。旱地运动场向离鸭舍端倾斜,坡度为2%-3%。
3.地面平养喷淋设施。在旱地运动场外缘平行于鸭舍纵向铺设宽度80cm-100cm左右的排水沟,排水沟深50cm,斜度0.5%。上盖活动漏缝格栅,格栅网眼以鸭掌不陷落为准。格栅上方80cm-100cm左右铺设直径1.5cm间歇喷淋管,喷淋管朝天一侧每隔15cm-20cm安装孔径1mm的喷水孔,保持喷淋管内约1.5个大气压的水压,使喷淋水形成水花。喷淋用水和旱地运动场冲洗用水经排水沟汇集沼气池无害化处理。依季节不同每天喷淋次数3次-4次,每次喷淋40分钟。
4.地面平养升级为网床饲养的喷淋设施。运动场和产蛋舍也可以建在网床上,喷淋区格栅与格栅下的排水沟衔接,保证排水沟只收集喷淋水,做到喷淋水与粪便及垫料分开。
5.粪便收集与处理。鸭场应建有粪便污水和病死鸭尸体无害化处理设施。喷淋水和旱地运动场的冲洗水经排水沟汇入沼气池,旱地运动场以及产蛋舍地面粪便或网床下的粪便可通过刮粪集中到发酵塔或利用生物发酵床等方式集中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
三、注意事项
1.蛋鸭、鹅旱养的目的是保证采食和饮水的质量安全可控以及粪便集中收集无害化处理,如果采用小水池或水盆等形式提供饮水和梳理羽毛用水,会造成饮水污染,有悖水禽疫病防控安全生产的原则。
2.蛋鸭无水面生态养殖具体技术细节可参照DB35/T690-2006《蛋鸭无公害旱养技术规范》。
3.蛋鸭笼养已在国内部分省市兴起,这种模式能够实现蛋鸭无水面饲养,采食饮水质量无公害控制,粪便可通过自动刮粪机或传送带集中收集无害化处理,可以作为蛋鸭旱养的一种模式进行尝试和探讨,但由于该模式存在缺乏喷淋水致使羽毛板结掉毛等问题,影响老鸭淘汰价值,有待进一步改进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