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 1.5万!“福定劳务经”成为“全球范”
发布时间: 2021-01-06 来源:福州新闻网
“我们两口子一个月工资8000多,政府补贴27000,今年最低收入也有10万。”在福清天祥电子配件有限公司,岷县秦许镇学南村村民刘佛忠正和工友们忙着电子材料的包装,他告诉记者,如今的收入,是他以前在家务农想都不敢想的。
刘佛忠夫妻俩的这份工作,得益于东西部劳务协作机制。福州市人社局副局长高远忠介绍:为了让定西建档立卡贫困人员来到福州后,“留得下”“干得好”,首次来福州就业的,发放1000 元生活补贴;连续就业满3个月的,除企业工资外,政府还发放3000元岗位工资补贴;稳定就业连续满6个月的,再补贴9000元。
“挣了钱,我们回家过年的机票都买好了。”岷县十里镇小龙村村民折兔巧难掩喜悦,只有小学文化的她,在这里不仅挣到了钱,还开启了她45年人生的很多第一次,比如坐飞机、看电影、吃海鲜,“我们一起来了27个,都挺好的。”
从转移贫困劳动力到福州就业,到“定向、定岗、定制”精准就业扶贫机制,两地的劳务协作托起了定西市贫困群众稳稳的幸福。
“没有东西部劳务扶贫协作这座桥,就不会有我今天稳定的幸福生活。”从之前的四处漂泊打零工,到如今成长为福建省连江县筱埕林业站站长,在离乡2000多公里外的城市扎根成家,漳县小伙包晨亮用“人生的转折点”来形容他的福州情。
记者了解到,2017年以来,福州市在编制紧张、岗位有限的情况下,按照“定向、定岗、定制”原则,先后拿出事业单位195个岗位、市属国有企业820个岗位,定向招聘定西建档立卡贫困户高校毕业生,着力阻断迭代贫困。这一做法得到了国务院扶贫办领导的高度赞誉,认为是“开了全国先河,是拔穷根、挪穷窝、治穷病的一个重大创新举措”。
在福州广播电视台新电广传媒有限公司从事视觉设计岗位的陇西姑娘王慧说道:“相隔2000多公里,他们找到了我,我很幸运,带着这份感激,我会好好工作,不辜负大家对我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