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种龙眼,小年增产!怎么做到的?
时间:2024-09-14 12:53

“三年中两个小年都稳产了,事实证明专家是对的,还好我们坚持下来了!”11日,福清市渔溪镇果农黄秀芳望着漫山遍野的龙眼树,笑得仿佛拿到满分试卷的小学生。

包括黄秀芳在内,全国唯一龙眼科技小院——渔溪龙眼基地250多户果农实现平均每户鲜果增产20%。这意味着小院突破“小年”之困,步入稳产时代。

渔溪龙眼种植历史可追溯近千年,并早早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2022年,渔溪龙眼基地成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级龙眼科技小院。急农民之所需,成立第一年,专家们就将果农最关心的“大小年”问题摆在了首位。

小院专家之一、福清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秘书长俞祖兴介绍,龙眼果树挂果有“大小年”之分,大年多产,次年少花少果,即为小年。“遇上小年,果农没招,长久以来只能选择放弃。”

如何破解“小年”之困?

“重点要解决果树管理问题,说白了,就是需要更精细。”俞祖兴说,专家组一边编写《龙眼绿色栽培技术规程》《小院龙眼产品标准》等,一边生成了一套将原来粗放管理转变为科学管理的标准栽培操作流程。

办法有了,更大的问题却接踵而来——没有果农愿意尝试!一番动员后,总算有8户果农愿意“试水”。结果,2022年仅黄秀芳1户坚持了下来。

顶芽保留多长、50公斤的水搭配多少毫升绿色农药……从春到秋,专家们每周到访果园,将应对不同问题的“标准答案”掰碎了讲,反复叮嘱、亲自示范,确保黄秀芳能听得懂、做得到。

2022年恰逢小年,在各家龙眼歉收、市场价格高涨之时,黄秀芳家的龙眼迎来了丰收。闻讯而来的果农羡慕不已,纷纷找上门来,小院技术服务自此由点扩面。不到3年时间,从1户拓展到250多户,服务范围超1000亩,累计产出龙眼超200万公斤。

今年再次迎来小年,比起当初的怀疑,果农们心中大定:只要跟着流程做,稳产一定有保障!甚至远在厦门的龙眼种植大户苏水源也尝到了甜头。“今年雨水多,大家普遍减产,我们却做到了小年还能增产。”

“龙眼栽培管理技术的‘新’是推动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保障。”福建省农业科学研究院果树研究所副所长蒋际谋表示,在农技推广的“最后一公里”,比起技术的“新”,攻克农民的“心”更重要。“此次小院新服务模式不仅实现本地突围,还带动厦门等城市,可以说是全省率先,对全国其他科技小院也有借鉴意义。”

来源:市农业农村局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