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头舞,产业兴。
上月,来自福州的日兴、长德蛋白、胜田3家农业企业入选“国家梯队”。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8家,数量居全省首位。
在这片希望涌动的田野上,农业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等领域全速发展,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福州现代农业的发展脉搏,就藏在这一家家龙头企业之中。
工人在日兴生产线上认真处理鲍鱼。记者 林双伟 摄
主动求变
做强链条推动转型升级
当下,瞄准全产业链、创新链的方向不断延展,正成为不少企业的共同选择。
福州日兴水产食品有限公司,主动挖掘鲍鱼宝藏的另一面。
日兴所处的连江县是全国鲍鱼大县,养鲍、初加工生产在当地已近乎饱和。面对僵局,日兴果断决定走精深加工之路,开拓新赛道。
如今,在日兴生产线上,鲍鱼每天都上演着极限变身——从制成冷冻鲍鱼、即食鲍鱼,到从鲍鱼内脏中提取天然牛磺酸、鲍鱼肽,再到从鲍鱼壳里提取中药材、珍珠粉。
“我们就是要把鲍鱼的利用做到极致。”董事长江铭福介绍,在日兴,鲍鱼利用率已从原先的不足40%提升到80%以上,一吨鲍鱼的产值也翻了数番。日兴产品畅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成全国首家规模化开展鲍鱼活性肽产业化基地,一跃成为中国鲍鱼精深加工和海洋生物制品领军者。
产业链延伸,好在哪里?长乐雪美农业有深切的感受:市场要求越来越严格,倒逼企业不能只在乎成本高低,还要有好的质量、快速的响应,唯有整条产业链都由自己说了算,才是真正的竞争力。“这样心里才踏实。”雪美农业总经理李向雪说。
目前,全市逐步形成以连江水产深加工、福清畜禽深加工、永泰水果深加工、长乐蔬菜深加工、罗源食用菌深加工等为基础的农产品深加工园区,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提高到了83%。
园区蓄势
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农业发展,园区也是主战场。风生水起的园区建设,为福州农业产业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与空间。
手起刀落,一条鳗鱼7秒成片,经由智能化加工程序,成为一份包装精美的鳗鱼产品……盛夏时节,在胜田(福清)食品有限公司车间,烤鳗、佛跳墙、鱼丸等预制菜琳琅满目,高速运转的生产线“烹饪”出道道美食。
胜田是第一家入驻福清元洪国际食品产业园的企业,近年来积极响应中印尼“两国双园”建设的号召,与印尼三林集团携手打造“全球印尼海洋渔业中心”,致力于将印尼优质渔业资源引进国内加工生产。
“产业园提供了良好平台,成为胜田产品加工和国际集散中心,有利于构建‘交易在元洪,交割在全球’的全产业链开放式平台。”公司董事长施捷表示,入列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国家梯队”,让他对未来的发展信心十足。
多年来,福州借鉴工业园区建设标准,重塑传统农业产业,形成“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园)、一县多园”梯次发展格局。目前,全市共有国家级园区18个、省级106个。
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这些园区的建设,对农业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日益显现。就在上个月,闽清县与13家茶企签订协议,打造以茉莉花茶为主导产业,集茉莉花种植、茶叶精深加工、茶文化体验、茉莉花展销于一体的茉莉花茶产业示范园区,为福州茶产业兴业态、深融合、打品牌注入强心剂。
服务靠前
全力解决农企后顾之忧
位于福清的福建长德蛋白科技有限公司,拥有全球产能最大的植物蛋白生产线,仅用两年时间,实现从市级、省级到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三级跳”。
这样的“三级跳”,得益于农业农村部门的跟进服务。“如果能获得农业产业化省级甚至是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对公司发展是不小的助力。”长德蛋白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正是各级农业农村部门人员的持续努力,让长德蛋白实现了意料之外的突破。
农企发展离不开好的营商环境,更需要良好的机制保障。
近年来,福州制定出台《进一步扶强农业龙头企业工作方案》,在加大培育力度、加快科技创新、提升技术装备、推动绿色发展、强化联农带农、优化发展环境等6个方面提出12条措施,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重点针对农企的“成长痛点”,市农业农村局领导对全市340家龙头企业实行全覆盖挂钩联系帮扶,一年来共组织152人次对67家企业进行走访调研,一线纾困解难,帮助企业协调解决32个问题。
闽榕茶业也遇到过技改难题,后来在市农业农村局的靠前服务下,顺利拿到相关扶持资金,投入生产建设,进一步激发干事创业积极性。“当前正是茉莉花茶生产关键期,科技赋能下,生产有了新要素,让我们更有信心面对接下来的经营和发展。”闽榕茶业副总经理严锦华说。
多措并举下,全市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越发蹄疾步稳。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以工业化理念发展现代农业,着力扶引大龙头、培育大集群、发展大产业,加快培育一批发展形势好、创新能力强、产业链条全、联农带农紧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动传统农业和新型产业之间实现集群式联动、全产业链发展。(记者 蓝瑜萍 通讯员 林浩磊 郑泓)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