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秋时节
长乐成片的龙眼林郁郁葱葱
沉甸甸的龙眼果实挂满枝头
迎来甜蜜丰收季
青山村
白露时节将近,一大早,位于董奉山脚下的万亩龙眼种植园,农民们已忙得不可开交,现在正是长乐青山村的“村宝”——晚熟龙眼收获季节。
“我们的龙眼,不愁卖!”村民黄允宽采摘着龙眼,高兴之情溢于言表。黄允宽表示,大多数的龙眼被“定制”了。买主预订了多少,就去山上采摘多少,这样能保证客人吃到最新鲜的龙眼。
虽然今年称得上是龙眼“小年”,但青山村的龙眼品质却不减,果大、核小、脆甜依然是青山龙眼的“金”字招牌。青山村村委会副主任黄兴铨告诉记者,青山村特殊的地理和温润气候条件,造就了其晚熟、核小、肉厚、质脆的品质。“金果果”采摘下来后,还会进行人工细分,一斤最高可卖到50元,“这极大地提升了农民种植龙眼的信心和积极性。”
周昊 摄
据了解,青山龙眼早在唐宋年间就盛行栽培。目前青山村是福建省最大的晚熟龙眼种植基地,主要有扁夹榛、青山0号、青壳宝圆等6个品种。早在2009年,“青山龙眼”被批准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近年来,青山村村委会成立了青山贡果龙眼专业合作社、青山村龙眼行业协会等,全力助力“青山龙眼”品牌传播得更远、更响亮。在合作社里,农户们将采摘下来的龙眼枝再次精心修剪,称斤装进印有“青山龙眼”的包装盒内,等待装车销售。“我们将龙眼分为上等、中等、一般三档进行分类,以不同的价格销售。”农户说道。
周昊 摄
“去年开始,我们的烘干机等设备投入了生产。”青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黄颖勤告诉记者,烘干机等设备用于制作桂圆干等产品,打通“青山龙眼”第二产业销路。如今,村里还衍生出了龙眼蜂蜜等产品,进一步挖掘“青山龙眼”品牌力。“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青山龙眼’的三产融合道路,走好乡村振兴道路的同时,促进农民增产增收。”黄颖勤说。
周昊 摄
青桥村
位于鹤上镇青桥村的
龙眼种植地
一颗颗龙眼宛如金色的宝石
镶嵌在翡翠般的绿叶之间
图源:最美长乐
“龙眼大户”陈耕明正忙于
采摘这一年的辛勤成果
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图源:最美长乐
“我种植的龙眼一共有200多亩,品种主要包括柴螺、红核子和和凤1号,其中和凤1号的销量最好,今年预计产量近20000多斤。”陈耕明告诉记者,今年的龙眼从8月中旬开始采摘,将持续到10月底。
图源:最美长乐
肥沃的土壤、充足的阳光
青桥村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以及世代传承的种植技艺让这里的龙眼
自古便以其个大、肉厚、味甜而闻名遐迩
加之村内多数龙眼属于晚熟品种
与全国主要产区的龙眼上市时间错开
更显珍贵
青桥村里人谈起龙眼
总会赞不绝口
图源:最美长乐
“今年是小年,虽然产量比去年低,但是品质依然很不错。”陈耕明告诉记者,每天都有不少客户打来电话预订,龙眼成熟后现采现发,每天都有专车来运货,运输到北京、浙江等地,根本不愁卖。
除了鲜果销售外
龙眼还能制作成桂圆干
桂圆干味道更甜
营养价值更高,储存时间更长
还是馈赠亲友的佳品
由于龙眼的季节性很强
相比新鲜龙眼
加工销售也受到不少消费者热捧
当龙眼迎来丰收季节,正值中国农民丰收节之际,这不仅是对农民辛勤劳动的最好回馈,也是展示农村新风貌、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契机。近年来,青桥村以发展龙眼、茉莉花、番薯等特色产业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有效抓手,立足实际,因村制宜,以“特色农产品+文旅”为着力点,结合采摘产业打响特色农产品文化牌,探索出适合青桥村发展的特色产业路线。如今,青桥村的特色农产品已成为助力农民增收、助推乡村振兴的“甜蜜产业”。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