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通讯》2024年第7期(总第322期)刊发福州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林健署名文章——《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统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全文如下——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统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林 健
“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推动的重大决策,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入手,由点及面、迭代升级,持续努力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创造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成功经验和实践范例。迈向新征程,福州市农业农村局把学习领会“千万工程”所蕴含的理念和方法,与秉承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福州工作期间开创的重要理念、重大实践结合起来,切实转化为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思路举措,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努力走出具有福州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一、聚焦产业带动,着力打造产业兴旺的活力乡村
“千万工程”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基层农村的成功实践。在这一理念引领下,“千万工程”坚持因地制宜开发乡村、振兴产业,推动生态环境产业化、生态产品商业化、生态价值品牌化。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就要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产业兴旺和生态宜居的观点,利用福州山海林田等资源禀赋,遵循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的发展原则,坚持科技赋能、绿色发展,推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有效衔接,实现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着力转变生产方式。推广“菌草富泉羊循环产业”等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绿色发展模式,加快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现秸秆、畜粪等还田循环。加快发展“楼房养猪”“集装箱养菇”“百台万吨”深远海养殖平台等设施农业,不断拓展农业生产空间。
不断强化科技创新。加快琅岐“菜篮子”基地和种业创新中心建设,大力培育育繁一体化和育种创新联合体,保护与发展福桔、闽清毛脚鸡等地方优良品种,进一步提升优质农产品占比率。积极发展智慧农业,推广物联网动态监测、人工智能高效巡检等技术,加快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拓展延伸产业链条。扶优做强370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一批“链主”企业,加快发展农村电商、休闲农业,带动短板果蔬菌产业补链、优势水产产业延链、特色茉莉花茶产业升链、新兴预制菜产业建链,推动产加销服贯通,农食文旅教融合发展。
二、聚焦美好家园,着力打造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
“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是“千万工程”的核心理念。“千万工程”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引领起步,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深化提升,再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迭代升级,深刻改变了农村的面貌。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就要充分掌握市情农情,从实际出发找准突破口,一以贯之、久久为功,推动福州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强化村庄分类结果运用。突出规划刚性约束,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科学实施乡村规划。强化新一轮村庄分类结果运用,循序渐进推动村庄联建、资源整合,合理配置公共服务。
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深化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农房规范建设,拓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积分制内涵与外延,健全共建共治共享长效机制。坚持“留白、留绿、留旧、留文、留魂”原则,推进村庄微改造、精提升,不搞大拆大建,塑造彰显福州民居特色的乡村风貌。
分类分步推进示范创建。落实省“实施千村示范引领、万村共富共美”工程,根据农民群众实际需要,谋划生成、组织实施一批乡村振兴示范创建项目,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坚持分类指导、示范带动,分批分步创建乡村振兴示范县、示范乡镇、示范村,梯次发展、迭代升级。
三、聚焦文明铸魂,着力打造崇德向善的人文乡村
乡村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千万工程”不仅改变了农村的硬环境,同时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思想要求,建成了一批家风家训馆,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满足村民多样的精神需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就要以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科学开发乡村特色文化资源,为后代子孙留住美丽乡愁。
保护利用古镇古厝资源。探索建立以庄寨为载体的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模式,重视历史风貌协调,借鉴台湾社区营造经验,探索发展第三方全程辅导、两岸建筑师联合驻村等闽台乡建乡创合作模式,活化利用古镇、古厝资源。讲好新时代“鼓岭缘”故事,让乡村旅游留得住人,让古厝文化留得下魂。
弘扬传统农耕文化。加强市树市花市果保护与发展,持续扩大福州茉莉花种植面积,因地制宜栽种福桔、增种榕树,再现闽江两岸茉莉香、榕树荫、福桔红的胜景。办好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庆祝活动和福州茉莉花茶文化节、枇杷文化季等特色农事节庆活动,传播农业文化,扩大农产品品牌影响力。
保护传承农业文化遗产。践行“三茶”统筹理念,加快茉莉花庄园、茶庄园和五里亭茶叶交易中心建设,办好中国茶叶交易会,提升“世界茶港”美誉。推动成立“茶类重要文化遗产保护联盟”,探索福州茉莉花茶“双世遗”项目保护、传承与发展。
四、聚焦网格治理,着力打造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党的根本执政理念。“千万工程”始终从万千农民群众角度思考问题,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尊民意、护民利、强民治,积极构建“一中心四平台一网格”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就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借助新技术、新工具和新手段改善乡村社会治理。
推动数字赋能乡村治理。完善“互联网+基层管理”“互联网+网络治理”,推动乡村村务、党务、政务、财务等信息线上公开,优化线上诉求端口,实现民生诉求“一键直达”、民生服务“一键推送”的精准化管理。
持续优化农村基层服务体系。完善“一书记三大员”工作制度,选派驻村第一书记、科技特派员、乡村振兴指导员、金融助理员等下沉一线,服务乡村。加快村级乡村振兴服务站建设,为村民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务。
加强关键领域专项整治。集中整治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问题、涉农资金骗补突出问题以及宅基地、“大棚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等方面存在的“两违”问题,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以“六以六全”为抓手,全链条治理农村集体“三资”,推行村财非现金结算,推进资产资源全面入账,推动农村产权入市公开交易,搭建市级集体“三资”数字管理系统,全方位提升农村集体“三资”监督治理水平。
五、聚焦强基固本,着力打造同心共富的幸福乡村
坚持党管农村工作、重视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党的优良传统。“千万工程”始终强化党组织领导功能,为持续推进农业农村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就要坚持党建引领,建强基层党组织,壮大农村带头人队伍,带动农村发展、农民增收。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完善干部驻村、防返贫监测帮扶等制度,坚决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深化新时代山海协作,发挥省会中心城市作用,合理选择“消薄飞地”“产业飞地”“科创飞地”“生态飞地”等协作模式,促进互惠互利、共同富裕。
深化强村富民行动。推行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服务队+工作组+合作社”等模式,促进村集体经济“抱团发展”。大力发展“一村一品”示范村、农业产业强镇、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促进特色产业“多点开花”。完善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就业带动、保底分红、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让农民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继续深化农村改革,探索农业碳汇、重点区位商品林赎买等资源价值转化机制,持续释放改革红利。
加快“新农人”队伍建设。发挥基层农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通过引导涉农高校、科研院所、榕博汇智库乡村振兴专委会等方式,鼓励大学毕业生等社会各界服务乡村振兴。大力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农村创业带头人培育,培育“新农人”“农创客”“乡村工匠”,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