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十四五”特色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规划》政策解读
时间:2021-11-05 13:10
      一、背景依据

“十四五”时期是我市在新发展阶段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引领全省农业高质量发展超越,服务全市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的关键时期根据《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和《福州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2018-2022年)》,科学编制“十四五”特色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规划,是我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项重大任务。

《规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按照政府工作要求,紧紧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一总目标,坚持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规划紧扣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出科技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强化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着力建设都市农业绿色发展核心区、数字农业集聚发展试验区、榕台农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明确到2035年现代农业发展远景目标和未来五年我市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是指导全市各地区各部门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依据。

二、“十三五”时期我“三农”工作的主要成效

“十三五”时期,我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为“十四五”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是农业农村经济稳中有进2020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1000.82亿元,总产值排名持续保持全省第一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669元,所有行政村年经营性收入达10万元以上。二是农产品供给能力明显增强。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粮食播种面积、总产量稳定在121万亩、44万吨以上,水产品、蔬菜产量分别达283.75万吨428.97万吨,常年稳居全省首位。肉蛋奶、水果、茶叶、食用菌等重要农产品也保持稳定增长。三是特色现代农业提质增效。七大特色产业全产业链总产值超2000亿元,累计建设4个全国农业产业强镇、4个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0个省级以上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国家级2个)、17个市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省级1个)。市级以上休闲农业示范点123个,数量居全省首位。连江县被评为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获批国家远洋渔业基地福清市入选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四是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稳步提升农业品种优良化率不断提高,全市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8%,设施农业发展迅猛,设施蔬菜面积达29万亩,居全省前列。数字农业发展较快,全市累计建设2个全国数字农业建设试点项目、9个省级现代农业智慧园、24个省级物联网应用基地、6个市级数字农业示范基地、69个市级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点。五是榕台农业交流合作成效显著我市农业对台合作总量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一福清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连续三年获全国台湾农民创业园绩效考评优秀等次六是农业体制机制创新持续深化我市成为全省唯一获评“全国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典型地区”的地级市,福州东部片区获批成为首批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

  三、十四五主要目标

《规划》提出,到2035年,农业结构得到根本性改善,现代科技对特色农业提质增效的贡献更加突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为特色现代农业主体力量,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体系更加科学合理、安全高效,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大幅跃升,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

十四五锚定2035年远景目标不放松,立足我市资源禀赋、特色优势,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超越迈上新台阶。到2025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更加优化,特色优势产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农业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同时,《规划》紧扣我市“十四五”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定位,设置七个方面39项指标,明确了“十四五”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年均增长3.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5%,七大特色产业全产业链总产值目标超3000亿元以及粮食等重要农产品、集聚能力、基础条件、经营主体、质量安全、生态环境等发展目标。

  四、重点任务

  《规划》共分32节。第一章基础条件和机遇挑战,分析了我农业发展基础条件和机遇挑战;第二章总体要求,阐明了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定位发展目标;第三章至第章,分别对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完善特色现代农业支撑、拓展对台对外农业合作、创新特色现代农业体制机制等作了分章阐述规划实施保障,主要包括强化组织领导、加强扶持引导、突出项目带动做好服务监测等内容。概括起来有个大的方面:

  一是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稳步提高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推进现代农业集聚集群发展,做大做强水产、畜牧、水果、蔬菜、食用菌、茶叶、花卉竹木等七大特色优势产业,着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商贸物流业和休闲农业,促进三产融合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繁荣。

二是巩固完善特色现代农业支撑强化种业创新、数字农业、农业科技、品牌农业、质量安全、生态保护、物质设施等七大支撑,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三是积极拓展对台对外农业合作。推动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升级加快闽台农业融合发展产业园建设加强榕台农业、对外农业、闽东北农业“三个合作”,促进农业对台对外合作提档升级

四是创新特色现代农业体制机制。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建设;深化农村土地制度、集体产权制度、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农业农村改革,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增强发展活力;强化建立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完善农业投资机制,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机制投入保障机制,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来源:市农业农村局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政策文件
相关链接